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昏迷60多天“植物人”苏醒背后:中西医联合施救

来源: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3-0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近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病房内,经过救治,一名“植物人”患者成功苏醒,脑功能恢复正常,并能下地行走,堪称一次医学奇迹。 此前,该名患者曾心脏骤停20分钟,陷入“植物人”

近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病房内,经过救治,一名“植物人”患者成功苏醒,脑功能恢复正常,并能下地行走,堪称一次医学奇迹。

此前,该名患者曾心脏骤停20分钟,陷入“植物人”状态。同时,出现高热、顽固性癫痫大发作。昏迷状态下,体温一度最高达到41℃,并有严重脑水肿。昏迷达40余天。

红星新闻记者采访获悉,在患者治疗恢复过程中,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西医联合施救,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危重患者:

心跳骤停20分钟

陷入“植物人”状态

2021年12月20日,一名危重症患者从四川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转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在这之前,患者曾心脏骤停20分钟,住进ICU,一直处于昏迷状态。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金晓东主任、神经内科郝晓婷教授,曾于2021年12月18日受邀紧急前往凉山指导抢救。该患者虽然命是抢救过来了,但昏迷不醒,几乎陷入“植物人”状态。

据悉,该名患者于2021年12月11日从低海拔地区抵达凉山州。出发前,曾出现乏力症状。前往高海拔地区路程中又淋雨受凉,而目的地海拔达2600米,患者抵达后即出现流汗、气促、乏力等症状,昏迷后被发现并送医。

次日凌晨5点,患者在医院救治时突发心跳骤停。经过20分钟抢救,恢复自助心跳,转入ICU。

因长时间昏迷以及呼吸衰竭,如何保护与恢复他的脑功能,成为华西团队救治的难点与重点。

患者在后续治疗中,出现了高热、顽固性癫痫等病症。经过控制体温、镇痛镇静等治疗,逐一排查癫痫病因,最终确定病因系早期脑缺血缺氧损伤所致。

为全力救治该名患者,2022年1月5日,受四川省卫健委邀请,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和中医经典科主任卢云加入到抢救治疗中。一场中西医联合抢救展开了。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和中医经典科主任卢云。

联合施救:

患者脑干未受致命伤

救治迎来好消息

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医疗团队积极施救的同时,卢云的加入让患者的救治工作进一步顺利起来。

卢云介绍,第一次会诊时,距离病发已经过去25天,患者正好处于高热、癫痫大发作时期。昏迷状态下,体温最高达到41℃,并有严重脑水肿,这正是缺血缺氧性脑病的症状。

患者曾心跳骤停长达20分钟。卢云解释,心跳骤停患者抢救有一个“黄金4分钟”法则,就是说,一旦心跳骤停超过4分钟,就容易造成大脑永久性损伤,即便成功心肺复苏,大脑复苏的成功率也不高。

此时,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医疗团队已经使用大剂量甘露醇以降低颅脑水肿,抗癫痫药物也已经使用到极大量。

经过再次会诊,一个好消息是,患者管辖着呼吸、循环等最基本生命功能的脑干还未受到致命伤,仍然值得一搏。

在西医治疗的同时,卢云的中医药疗法加入其中。结合患者“神志昏迷”“体温高”“抽搐”“气机逆乱”等症状,卢云在对中医古方“羚角钩藤汤”进行适当修改,加入麝香的同时,又以人参汤送服安宫牛黄丸,为患者开窍醒神、活血通经,复元醒神。对于患者严重脑水肿的情况,卢云在药方中加入一味泽泻,帮助减轻脑水肿。

2022年1月11日,在服药5天后,患者情况好转。

奇迹好转:

40余天后患者苏醒

逐渐可站立行走

第一阶段治疗,患者情况好转。后续,卢云又对患者先后进行了3次会诊,反复调整药方和用量。2022年1月29日,患者情况再次好转,意识有所恢复。

2月初,患者经历了气管插管后的脱机困难,因为呼吸困难、痰多,卢云在药方中加入了人参、川贝、桔梗等中药,祛痰、帮助恢复其自身肺功能。

在中西医结合诊疗过程中,还遇到了一个难点,就是患者只能通过鼻饲喂药、营养液。但是,重症患者每日水分摄入量和排出量的平衡至关重要。重症监护室医生在计算营养液等摄入量后,留给中药液体的量只有每天200毫升(前期每日400毫升),这意味着,患者每次服用中药不能超过50毫升。

“一天分4次服用,每次间隔6小时。”卢云说,这一时间,也是基于成都中医药大学急诊科此前针对颅内高压所做的一项实验结论,降低颅内高压的中药药效,一次服用后大约能发挥6个小时。“所以我让家属每次煎药后,浓缩煎熬,将药熬成每天200毫升的量,再给患者鼻饲。”

文章来源:《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网址: http://www.zgzxyjhsbzz.cn/zonghexinwen/2022/0307/1316.html



上一篇:【代表委员声音】王阶委员:加大中西医结合教
下一篇: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召开2022年度医院不良事件管理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投稿 |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编辑部|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版面费 |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论文发表 |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